Kaiyun体育全站入口
Kaiyun体育全站入口
近日,“全国心力衰竭日——‘酮’心抗衰相辅相依!”科普活动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6位国内知名专家从心力衰竭的病因、症状、预防及治疗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讲解,为大众带来详尽的心衰疾病相关科普知识。活动期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心内科教授陈晓平。专家表示,心衰作为心血管疾病重症阶段或终末期表现,面临较高的死亡和住院风险。心衰目前主流的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此外,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也可以预防心衰的发生。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1》分析,通过2017年我国5000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数据预估:我国现有心衰患者1210万,每年新发心衰约 300万例,心衰发病率为275/10万人年。同时,在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全国113家医院33 413例记录院内转归的心力衰竭患者分析显示,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为2.8%。心衰患者住院率高、医疗支出多,个体家庭在经济及照护方面都有一定负担,因此,心衰疾病的精确诊断、及时干预亟待普及,以此减少疾病带来的负担及经济损失。
心衰有哪些危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素新主任介绍Kaiyun体育全站入口,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临床症状会不断加重,甚至影响生命。心衰可能需要经常住院,而且心衰的死亡率很高。心衰患者5年死亡率达50%,重度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可达50%。此外,心衰会直接影响社交、限制日常活动,还会带来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Kaiyun体育全站入口,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专家介绍Kaiyun体育全站入口,导致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心肌病和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贫血、甲亢等疾病也都会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病风险。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及人口老龄化加剧,上述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因此,患有心肌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高风险人群要建议及时体检,尽早发现早期心衰,尽早就医。
目前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心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3种类型。《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其中低射血分数心力衰竭占比达约40.2%。心衰面临较高的死亡和住院风险,但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有限,对于射血分数减低心衰的药物治疗,已从“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血液动力学治疗策略,转变为神经内分泌拮抗治疗策略,近年来也有新型药物研发上市。
专家介绍,高血压是心衰常见的危险因素。我国住院心衰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达57.2%,高血压会明显增加心脏的后负荷,导致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心室僵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舒张功能减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王琦主任表示,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使心衰风险降低50%,因此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与健康生活方式需贯穿高血压患者管理全程。
“心衰作为心血管疾病重症阶段或终末期表现,目前主流的治疗手段还是药物治疗,从旧金三角,到新金三角,到如今的四联用药,心衰患者的住院率降低,单次住院时间也显著缩短。”陈晓平说,新四联用药包括R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SGLT2抑制剂。新的基石药物——ARNI,SGLT2抑制剂的出现为心衰患者带来了福音,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更新迭代中,药物选择性更高、副作用更小的新产品如依普利酮等也为心衰患者解决了心头困扰,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到大大改善,降低了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住院率。
在心衰的康复和护理上,陈晓平介绍,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不可私自更改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导致病情的波动。同时,患者应当戒除吸烟酗酒不良生活嗜好。建议心衰患者清淡膳食,保障三餐规范,严禁暴饮暴食,控制脂肪、盐以及糖的摄入量,同时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材。在饮食结构选择问题上,应注意做好对于新鲜水果、蔬菜和肉蛋奶等优质食材的科学搭配。此外,患者应当做好运动与休息的平衡,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详情